今天是:
卢建新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产科副科长
信息来源:荆州市绩考网 | 发布时间:2018-04-17 00:00:00


以赤子之心抒写为农情怀


 

我叫卢建新,是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二十多年来,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是我的郑重承诺;让农业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是我的执着追求;让沃沃田野结满累累硕果,是我的毕生心愿。


一、技不如人激发潜力誓逆袭

1995年秋,我从湖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之后便开始了21年的农技人生涯。组织上安排我从事以种子经营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我便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在田间地头,逐镇逐村向农民介绍推荐良种。2012年,担任生产科副科长之后,一直怀揣“技术助农致富梦”的我,心潮澎湃,决心挽起袖子大干一场。却没曾想,随着知识更新换代,上任伊始便“出丑”了。2013年春,我和同事去田间指导机械插秧。由于对插秧机原理不尽了解,导致自己调试的插秧机插出的秧田密度与正常秧田密度相去甚远,周围百姓投来质疑的目光。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都让我看到了自己业务素养的不足,“必须争分夺秒学习!”这个声音在一遍遍放大,深深印在我心中。


二、刻苦钻研努力奋斗成专家

为适应新形势新工作,在中心老一辈专家的鼓励和帮带下,我抓紧一切机会提升业务素养,提高工作能力。一是积极参加培训。充分利用中心创造的条件进行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别人培训是走过场、混时间,我却和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每一次培训无论时间长短,都是我充电学习的好时机,对我来说就是如饥似渴后的美餐。二是注重消化吸收。无论上班期间,还是工作之余,我都会利用一切时间,学习—消化—再学习—再消化培训资料和专家课件精华,疯狂补修农学基础知识,时间对我来说就像手里的细沙,一疏忽就从指缝溜走。三是大胆实践,学了就用,不怕丢丑,不怕犯错,从专家那里,从农民那里验证所学,查漏补缺。白天到田间观察作物长势,晚上挤出时间挑灯夜读。每逢下乡,就带一个黑色记事本,里面密密麻麻记着试验示范数据及作物长势长相、病虫发生状态等。回到办公室,即刻整理归档,无论寒暑,风雨无阻。干中学,学中干,“上班即下田”,正是靠着这一股子“牛”劲儿,我很快在工作中大显身手。

2014年4月,荆州区八岭山镇宝均家庭农场早稻秧苗相继产生褐色病斑,并逐渐枯萎。农场主李开宝急忙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农研判“病情”,老农一致认为是典型“倒春寒”引起的立枯病,而我却判定是基质土引起的秧苗生长障碍。一开始大家并不相信,还是按照治疗立枯病的方法给秧苗打药,然而秧苗情况却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李开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请土肥站技术人员取土化验,结果验证了我的判断。自此,我成了农民心中信得过的真专家。我的电话也成了“农民亲戚”的热线,不论白天黑夜。

得到村民的赞赏,我对工作更上心了。从为农民规划种植模式、育苗施肥,到起垄分厢、防病治虫等每一个环节,我都亲自动手,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天道酬勤。我很快就独当一面,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各项荣誉也接踵而来:全国农技推广协会先进个人、湖北省农业气象服务先进个人、市农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市直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对我来说,田间地头的累累硕果比任何荣誉都重。


三、不辞辛劳精益求精创佳绩

2013年10月,尽管早已立秋,但“秋老虎”来袭,天气还是十分炎热。八岭山镇北湖桥村,我和同事们做了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

室外温度高达36度,田里热浪滚滚,我一头扎进稻田,挽起袖子、下田割谷。在太阳的炙烤下,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留下一块块盐渍。手被镰刀割破了口子,来不及消毒,用野草简单包扎一下又继续干……

见到我们如此狼狈,村民犯起了嘀咕:“有现成的机械你不用,硬要自己收,不是折磨自己吗?”村民们不解,都笑我憨。我没有理会,也没有解释。割谷、脱粒、晾晒……整整两天,我们顶烈日,熬酷暑,终于将试验田的2亩地收割完毕。其实,我们哪里不知道人工割费劲,但机械收割不好控制收割面积、产量也会受到影响,将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到试验结果。多年来,我和单位的专家、同事们一直这样对待试验,就算再麻烦,我们也不能偷这个懒。

正是这种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推广中心的主推品种展示工作、新品种筛选工作、关键技术攻关工作获得了农业主管部门、省级业务指导单位、企业和农民的一致好评,得以推广和应用,为荆州的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展身手

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让农作物增产不少,但对于农民来讲,增产还远远不够,增收才是最关键的。“这就需要在种植模式上有所突破。”我深谙此理,2014年以来,我将更多精力放在新模式研究与创新上。2015年,为进一步推广再生稻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种植产量,我以江陵县兴科育秧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在三湖农场清水口分场大力开展再生稻万亩高产创建工作。从集中育秧、大田耕整、机械插秧、肥水管理、病虫综合防控……一年365天,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这里进行管理和指导。当年,三湖农场获得大丰收,再生稻两季单产超过950公斤,较上年增产100公斤,创建片共增产120万公斤,增收600万元。

近年来,油菜种植市场价格下滑、生产成本攀升,增收压力不断加大。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我开始尝试发展“油(肥)-稻-再”绿色高效模式,通过种植肥用油菜,翻耕还田修复地力,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再生稻品质与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可持续发展。2015年,经过江陵县兴科育秧专业合作社的试验示范,亩产鲜草1000公斤左右,减少水稻化肥用量30公斤,节本40元,稻谷增产50公斤,亩增收140元,较传统的再生稻种植亩平节本增效180元。


五、一如初心情系三农不懈怠

2016年,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荆州农业遭受严重影响。6月20日上午,我刚上班,就接到了公安县章庄铺镇石门咀村村民的紧急电话,电话里说村里的水稻出现大面积空壳现象。灾情就是命令!挂掉电话后,我立刻和单位领导驱车前往。经过现场勘查发现,这是极端气候条件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早稻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正好赶上了持续低温,造成花粉败育,不能正常结实,出现空壳现象。公安县章庄铺、孟家溪、章田寺等早稻主产乡镇不同程度发生灾害,早稻播种面积23.7万亩,受灾面积4.96万亩,占20.9%。我的心头一片沉重:农民靠种地吃饭,地里的收成没了,该怎么办?回到家里,我辗转难眠,结合当前荆州市各地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受灾情况,连续几晚挑灯夜战,完善修改《荆州市主要农作物主汛期科技抗灾预案》,为领导决策和科技抗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积极投身科技抗灾第一线,舍小家,不言累,常常忙得“连轴转”,将《湖北省农业灾害应急技术手册》和《荆州市抗灾生产技术措施明白纸》等资料发到受灾严重的村、组、户及种植大户手中,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科学解决方案。


六、砥砺前行扎根基层终不弃

出生于大同湖农场一个普通农户家庭的我,从小看着父辈们犁田耙地、扶耧下籽,听着我们盼望获得好收成的心声长大,让我有了“学科技,让乡亲们不再饿肚皮”的心愿。在农民眼里,“我会挽起裤脚,跟我们一块儿在田里播种、插秧,即使身上被晒脱皮也不在乎。”在我心目中,农家小院就是我讲科技、传技术的课堂,田间地头就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近年来,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累计培训农业生产骨干2000余人次,服务农民15000余人次,许多在贫瘠土地里“刨食”的农民因我一甩“穷帽”。土地,一直是我最为熟悉、用情最深之处。试验示范、田间观察、现场指导、学习总结,春种秋收,周而复始……在基层与农民亲密无间,在田里与秧苗相拥为伴。“我深爱着这片热土。跟着农民走,围着田埂转,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技术服务,是我的本分。”这既是已进不惑之年我的铿锵回答,也是对农业技术推广职责的郑重承诺。寒来暑往,我孜孜不倦,将不断创新作为毕生追求,只想为广大农民做一点实事,为广袤农村闯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