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刘士权 公安县埠河镇党委书记
信息来源:荆州市绩考网 | 发布时间:2018-04-17 00:00:00


躬身为民  丹心筑梦

人生在世,不可无梦,如果说江河的梦是奔流到海,高山的梦是与天相齐,白云的梦是自由飘弋,草原的梦是充满生机,那么从面对党旗,举起右拳的那一刻,我也悄然在心间播种下了我的梦想。从机要秘书,到信息科长,从城区党政机关到乡镇第一线,从镇长到镇党委书记,二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我已从当年的青春少年郎,到如今两鬓染了风霜,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岗位在变,角色在变,但自己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初心未变,为群众服务的理念未变,因为这是我最初的梦想,也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行百里者,有行终生者。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生者鲜。”回首走过的工作历程,清晰地划分为三个七年,第一个七年从事机要保密,塑造了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第二个七年埋头在字里行间,与党和政府的各种理论政策打交道;第三个七年行走在乡镇的广阔天地,穿行在寻常百姓间,孜孜于将党的各种理论政策执行到位,落到实处,躬身为民,心间筑梦。我深知改革没有止境,前路无尽艰辛,但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紧紧附着加快发展,建设美丽幸福新公安的梦想之舟上,这个梦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


我有一个强镇梦。

我到乡镇工作的第一站是藕池,这是一个工业老镇,也是一个工业重镇,和石首毗邻而居,交通便利,有着很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前景,但因为历史的因素,安全堤围起的主城区面积偏小,成为制约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围起堤垸求生存,走出堤垸求发展”,在我的倡议下,藕池镇党政班子创新思维提出“跨出安全区,建设新藕池,突出地域性”。并规划了布局,铺设了道路,打通了电力,招揽四方名流,打造新城区,打破了千百年来安全区的保守理念。随之藕池的工业园,以一区带四园的格局,突显了工业重镇的特点,为招商引资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成为众多商家们的首选,产值2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以年均2家的速度递增,至16年我离开藕池时,已达到12家。

2016年7月我调任埠河党委书记,从藕池到埠河,不仅仅是一个从南到北的地理跨越,而是一个从工业重镇到农业大镇的跨越,更是一个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大跨越。

埠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码头”文化,长久以来,埠河人给人印象如“中国犹太人”,精明智慧却又民风刁悍,有着中国的57个民族“刁族”之称。为转变人们对埠河人的偏见,上任之初,我便从提高埠河人的文明素养入手,打出了“微笑埠河”的口号。启动实施了以文明政务,微笑窗口;文明交通,微笑出行;文明少年,微笑传递;文明市民,微笑待客等八大主题实践行动,将微笑埠河贯穿到方方面面,进一步纯正党风,淳朴民风。实施近一年的时间,我欣喜地看到埠河人在改变。微笑成了人们沟通的桥梁,成为了与人为善的基础,它像一轮温暖的太阳,照亮了埠河人的心,也温暖了外来的客人。

埠河有着葡萄王国的美誉,亦是荆州城区的后花园。不仅有葡萄这一特色产业,亦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与荆州一江之隔,六分钟过大桥。与县城一路相连,二十六分钟到县城。如何让优势更优,让特色更特,我和党委班子一起,根据县委的“融城战略”,提出了守好桥头堡,占领有利地形,扩展百亩产业园,支持对接城区联动发展,打造生态农业示范镇的想法,得到了县委的肯定。同时结合全县的“全域旅游”,坚定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树立以业为根,以水为脉,以文为魂,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醉江南,葡萄风情小镇”为品牌,以田园风光为依托,以生态景点为点缀,在“小葡萄”“大产业”上做文章。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2016年的积涝灾害给了葡萄产业迎头一击,葡萄陆地栽培损失惨重,果农们眼睁睁看着果子在雨水中浸泡腐烂而无能为力。事后他们心有余悸,想舍弃栽种葡萄,农田改作它用,这意味着几十年创建的葡萄产业和品牌面临夭折。面对这样的情景,我多方做工作,并亲自带领党政干部进行实地调研,增设施,推进钢构大棚和连栋增温设施,实施栽培转变方案,推动土地流转,引导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向农业园聚集,做到产业规模化,让果农们增产增收,最大化的保障农户的权益。同时调整葡萄品种,推广夏黑、早夏黑的大面积种植;推进早霞玫瑰,阳光玫瑰等新品种的种植,逐步实现葡萄论吨卖、论斤卖到论串卖、论颗卖,坚定了葡萄发展道路。

针对葡萄销售中的一些负口碑,我清醒的认识到保口碑关系到葡萄产业的生死存亡,于是从葡萄的品质保证抓起,坚持给埠河葡萄贴上“身份证”,从生产到销售的几十个环节,整个过程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监控,保证优质优产。有了身份证,贴上地理标识的葡萄从此走上了绿色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巩固了“葡萄之乡”的龙头老大地位。


我有一个强党梦。

发展第一,但筑牢党的基层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到埠河上任后,我对20个镇直单位的非公支部党组织进行换届调整,将拆并单位的164名党员归口到三个社区支部,新建四个,改扩建两个党员群众中心,处理失联党员两名。同时对镇直单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逐一谈心,来不及谈心的专门从五个层面设置了测试题,想不想做事,想做什么事,从而了解干部的真实想法;并从党委议事规则、“三重一大”、机关干部管理,镇直单位财务、农村“三资”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了制度,用制度来管人。同时以身作则,不做“走读干部”,平日周一至周五都以镇为家,很少有休息日和完整的节假日,在我的带动下,家在城区的干部们,都能做到像我一样,以镇为家,随叫随到。党员干部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从自由散漫到积极进取,大家身在其职,身负其责,重大决定抓到实处,并一抓到底,决不半途而废。干部们以身作则,也让群众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我率先实施了党委书记与39个村党支部书记直通政策,保持每周两次进村入组到户开展调查研究,每月一次到企业走访,与镇直单位负责人和村支书交心谈心,多次参与老干部座谈会。上任以来,转遍了39个村,三个社区,两个砖瓦厂,踏遍了埠河的每一寸土地,凡事做到了心中有数。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建设,我还提出“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农民富在产业链上”,将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由一人带动一片,由一片带动一村,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


我有一个和谐梦。

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民众的安定团结,历届党政班子莫不将维稳列为头等大事,谁都知道维稳工作重要,谁也都知道维稳工作难做。但任何事,只要融入了感情,在第一时间和受困群众站在一起,勇于担当责任,再难的事也能轻松化解。我经常和干部们讲在藕池任职期间的让我感触颇深的一件事,村里一户农家因佛龛起火,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当时,我因为有其他事处理不能前往,便安排了保险、民政、信访办的人去了现场,该处理的事都处理了,但事后这家人并不满意,最主要的原因竟是觉得领导不够重视,没及时表达关爱,心里憋着一口气,成了一个上访户,每天守在镇信访办诉苦,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开展。事后,我进行了严重反省和检讨,并以此为鉴,在维稳方面,我要求干部们坚决做到“不推诿,不回避,亲历现场”。让大家一定要带着感情处理工作,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也是同一年,龙卷风袭击了藕池镇的六个村子,大雨滂沱,我接到消息后,凌晨四点冒雨赶到现场,指挥干部群众们清理残枝断壁,将村民们转移至安全地带,安抚村民,稳定大家的情绪,做好善后工作。我在大雨中东奔西跑,成了一个水人,村民们生怕我淋感冒了,非得拉着我去避雨,称我是人民的好干部。这更让我觉得,在困难面前,在问题面前,党员干部们是群众的主心骨,要让群众觉得“有干部在,天就不会塌”,要用坚定的承诺,给群众吃上定心丸,这样才不负人民的好干部这一称呼。此后,面对企业改制、旧城改造等难啃的硬骨头,半年内化解了四百多号工人的身份买断,重新就业等问题。

在埠河镇,因为历史原因,高速公路征地、集贸市场、民间集资等信访矛盾较为突出,但我们坚持“新官要理旧账”,不回避、不推诿,逐一与上访个人和群体见面,逐一拿出解决方案和进度安排,做到程序完善,尽最大的努力化解矛盾,不留隐患,让群众满意。

“有一种爱总像春风满怀,有一颗心与太阳一同醒来。你是这样的人就有这样的爱,你有这样的爱谁能不明白?“每每听到这首歌,总是不自觉泪流满面,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只有心中有了百姓,有了梦想,你才能有所作为,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一份付出、一份责任,一份回报,在二十多年筑梦路上,我也聆听到了生命拨节的声音。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我被评为公安县绩效考核优秀个人;2016年度我获得了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荣誉。

回首来路,温暖如昔。二十年青春激扬,二十年含辛茹苦,二十年奋力拼搏,二十年梦想起航。我将我的青春和心血倾注在了这片热土上,并且我也将继续在这里播种梦想,与她荣辱与共,与她惺惺相惜,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来付与我这片深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