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叶蓓 荆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主任
信息来源:荆州市绩考网 | 发布时间:2017-12-28 00:00:00


融注救助情怀 勇探创新之路


 

有人说,庞大的流浪乞讨人员群体,是新时期的“丐帮”,从事救助管理站站长之职,就像是当代的“丐帮”帮主。但我认为,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民政人,就必须上为政府解忧,下为弱势群体解困,在工作中,我倾注满腔救助情怀,乐为“丐帮”帮主,用专业知识、用责任担当、用关爱包容,为流浪乞讨人员营造一方没有歧视的温暖天地。

 

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创一流

有人将救助管理工作比喻为一盏灯,一盏照亮所有黑夜中孤独灵魂的明灯。我把我们视为这盏灯的提灯人,提着灯,去寻找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提着灯,去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我深知,这盏灯,会给流浪人员带来温暖,这盏灯,会给想家的人指明方向,这盏灯,会给困境儿童带去未来的希望……

流浪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的一个“短板”,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年龄与来站前受教育的程度极不相符,有的孩子十多岁了,却只读过一年级,有的孩子没有上过一天学,有的孩子是因为不想上学而离家,有的孩子则是想上学却没有机会。让流浪儿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是我确立的一大工作重点。

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尝试开展复合型教育,将正规教育与替代教育相结合,拓宽未成年人教育渠道。在大一些的社区设立“救助学校”,小一些的社区,则探索建立“类家庭”。

说起“类家庭”,可谓是我们的一次“破冰”行动。所谓类家庭,即为流浪儿童在社区内建立一个类似于家庭的“家”,让他们回归社区,步入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与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最大程度保障其受教育权和发展权。

但这一“大胆”的想法,在现实操作中很快“碰壁”:让流浪孩子生活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谁来担任?孩子不在救助机构内住,房子从何而来?监护人是谁?上学的费用哪里来……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我面前。

有问题,就要解决!我这个“丐帮”帮主开始找关系,托熟人,四处“化缘”。通过链接个人资源,最终房子由社区的熟人帮忙提供,孩子的学费找老同学帮忙“打招呼”减免,“父母”也给孩子们请来了,可是又遇到了新问题,孩子没有户口,没有户口就没有学籍,就意味着孩子永远都是“编外生”,将来升学、考试,找工作都是难题。我写报告,做汇报,四处奔走,但是一句“没有先例”还是让计划搁浅。看着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神情,看着孩子们布置新家的喜悦,我无法就此放弃。找到一个老朋友,我一次次告诉他孩子们的期盼,一次次向他讲述孩子们将由此迎来的崭新未来,朋友感动于我的执著,他“超常规”大胆突破,“违规”给孩子们办理了户口,让流浪儿童首次与正常儿童一样,坐在同一个教室,接受同等教育。

用朋友的话说,“这辈子,就为你违规开了一次后门!”有人开玩笑说,这是谁的孩子呀,你这么上心?是呀,谁的孩子?我也常常自问。在我心里,我早已将站里的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孩子,站里的老人视为了自己的父母,每年大年夜,我也早已习惯了和孩子、老人们一起看春晚,放鞭炮,包饺子……

如今,我们荆州市救助管理站机构内救助的困境儿童,有的在全日制学校接受中小学义务教育,有的在接受职业技能学习,还有的则是在机构内接受替代教育,除进行基础文化知识辅导外,还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开展法律知识、卫生常识、生活常识、体育活动等多方面教育,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机培训、自行车修理、理发美发等技能教学,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习惯同时,让每个困境未成年人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具备独立生活能力。

受助人员安置工作在全国都是一大难题。我站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达5000余人次,因查找不到地址而滞留在站的有近200人,一方面,街头流浪者到站内求助的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站内本就人多床位少,有时一张床得挤二三个受助人员。为保证不出事,除值夜班的工作人员外,我时常坐在监控室里值总班,通宵达旦值守。为妥善安置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我带领团队奔走于各个乡镇,看安置基地;我奔走于多个部门,争取支持。2013年采取系统内安置、定点医院安置和民办非托养机构安置相结合的形式,安置70余人,有效解决受助人员安置难这一难题。

我用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实际行动,影响、指导团队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荆州城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全覆盖、监控无盲点。一路走来,虽有过困顿,有过迷茫,但我因热爱而坚守,热爱我的岗位,喜欢孩子们叫我“叶伯伯”时的那份亲热与真挚。

 

进取创新 救助行业树标杆

“这里是没有歧视的环境,这里有充满爱心的人群”,早在2000年刚到救助管理站时,我就写了这样一句话。随着救助管理工作的一次次转型,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仅凭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显然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救助管理新形式和新需求,如何淌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型救助管理新路?我带领团队,以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以创新推动救助体制改革、以实际行动来践行我的诺言。

作为“班长”,我要求自己时时“充电”,时时提高。白天工作忙,就晚上学;上班工作忙,就休息学。心理咨询作为新时期对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新要求,我带头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并带头学习社工、法律等各项专业知识,在站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站内青年职工全部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大部分通过社工师资格考试。

如果说爱学,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那么善学,则是我在多年的习惯中总结出的经验,掌握方法,将各门学科融合贯通起来学,社工、法律、心理是我们的必备课,政治、经济、文化是我们的必修课。正是学习,让我拥有了对救助管理制度转型的“先知先觉”和前瞻预判,得以探索开展各项创新工作。这些年,我率先在全国提出救助文化理念,得到民政部高度肯定;率先在全国成立困境人员救助协会,在全国进行交流发言;2013年将国家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引入荆州,推进了荆州社会工作的发展,将国际合作项目融入救助,推进了荆州救助事业的发展,每次创新都能在工作中找到落点,每次突破都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2013年,我作为国家城市临时性社会救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全国多个行业标准的评审,推进了全国救助行业标准化进程;2014年,作为全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民政部将在荆州召开全国现场推进会。

 

爱站如家,传播救助正能量

“我有两个家,儿保中心是个大‘家’,在这个大‘家’里有很多小朋友,我学会了坚强;我还有小‘家’,在小‘家’里有四个小伙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我喜欢我的小‘家’,也喜欢我的大‘家’。”这是站里一个孩子的一篇日记,读到这些时,我满心感动和欣慰,孩子把救助管理站当作他的家,这是给了我们怎样的信任和肯定呀!这就是一位流浪儿童给予我的最好回报!为了他们,我又怎能不倾注所有,为他们和更多如他们一样的孩子老人营造一个温馨的、能挡风遮雨的家呀!

但我对工作的投入,却常常忽略了家人。每当我回家,年近八旬、身患重病的母亲总是拉着我的手不放,母亲常说,你就那么忙吗,多陪陪妈,妈看到你的日子不多了……我无比愧疚,却无法告诉母亲自己承担着怎样的责任。一次,我将站里的宣传片拿回家,放给母亲和家人看,母亲半天没有言语,后来姐姐告诉我,母亲说我“是在做好事”,她为我感到骄傲。我不仅得到了谅解,更获得了家人的支持,每次家人看到和我们有关的新闻,总会给我发信息,看到和救助相关的政策资料,总是帮我摘录下来。这件事后,我常向站里的年青人说:“做好家人的工作,我们就多了个救助志愿者,多了一份能帮助我们传播正能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