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荆州首位!吴顺清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信息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3-29 15:48:43

  3月1日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揭晓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吴顺清光荣当选,为湖北省荣膺此项荣誉第2人。

  此次发布的年度人物来自装备制造、水利、环境、人工智能、电力、文物保护、冶炼、气象等行业,他们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发布仪式现场播放了年度人物视频短片,吴顺清也分享了他的故事。

  吴顺清,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名誉主任,曾任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和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1973年,吴顺清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被分配到荆州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工作。50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文物保护科技第一线,先后承担或组织国家科技部、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科技支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科研基地等各级研究课题30多项。

  1979年,吴顺清独创完成“真空加热干燥法”;1989年开始对“乙二醛脱水法”进行不断地优化研究,使之作为国内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脱水的成熟技术广泛应用;2002年提出生物材料应用于文物保护的新思路,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吴顺清文化名家工作室”研究团队,培养、成长了一批人,聚集本领域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的核心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创新,为祖国的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技术支撑。先后组织或参与了江陵马山战国墓、山东定陶汉墓、南昌海昏侯汉墓、三星堆遗址、淮南武王墩楚墓、武隆关口西汉墓等重大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组织实施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北京老山汉王墓、河南长台关楚墓等竹木漆器类文物的保护修复项目。

  经吴顺清技术团队保护修复的文物数量,约占全国该类总量的60%。吴顺清作为我国有机质文物考古现场及其文物本体保护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祖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荆州是文物大市,拥有5千年的建城史、5百年的建都史,享有“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的美誉,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408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国有单位收藏文物藏品20余万件/套,文物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荆州市高度重视文物工作,积极理顺体制机制,成立古城墙管理中心,策划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增设机构,扩大编制,谋划文物事业新格局。报请市人大加强文物立法,颁布实施的《古城保护条例》和《荆州市湘鄂西苏区革命遗存保护条例》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印发《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3年)》,制定三年任务清单,推动荆州大遗址保护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果。成立荆州市文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明确任务清单与工作要点,充分协商解决荆州在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间的痛点、难点问题,探索实施“先考古、后出让”体制机制。利用世行贷款实施荆州古城保护系列项目,强势启动“古城小样板”项目,谋划建设荆州博物馆新馆建设。

  荆州高质量完成了石窟寺、革命文物、湖北长江文物资源等专项调查工作。大力开展郢城遗址、荆州城墙11号马面主动考古发掘等工作。龙会河北岸墓地出土楚简、胡家草场墓地出土西汉简牍荣登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由荆州博物馆实施的王家咀墓地、荆州城墙11号马面遗址分别获2021年、2022年“湖北省六大考古发现”殊荣。荆州秦家咀墓地出土战国楚简6000余枚、记录文字约3万字,其中,出土的《九九术》将我国九九算法历史溯源至2300年前,相关考古发现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六大考古新发现”,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获得国家文物局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