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高新产业引领 技术创新活跃
信息来源:荆州市科技局 | 发布时间:2021-01-20 15:53:25

“十三五”期间,荆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6年初的103家增长到2020年底的31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了3倍,特别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的2020年,全市申报148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备案135家,较上年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3家,完成新增目标数的210%,位居全省市州前列。2019年荆州市科技局荣获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十三五”期初154.6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73.34亿元,增幅达141%,高于同期GDP增幅83个百分点。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高新技术企业呈现技术创新活动活跃、研发能力明显提升、成果转化突出等特点。
抓创新政策支持,创优环境
    荆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主要领导专题研究科技工作,亲自谋划、指导推进创新型城市、石油科技城、荆州创新走廊建设。先后出台《关于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荆州市高质量发展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系列文件,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和“双创”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等明确政策指引,形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强化政策落实落地,持续优化了创新环境。2020年全市仅新认定和复审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就获得奖补955万元,还将获得近6亿元的企业所得税减免。
    抓科技企业培育,夯实底盘
    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项目库,累计培育智能制造、新材料、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多家,从知识产权归集、创新平台建设、研发人员素质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020年,思创科技、学成实业、华大瑞尔等全市4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完成年目标的121%,入库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优惠近17亿元。湖北恒隆集团作为生产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先后培育生产循环球动力转向器的久隆公司、生产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荆州恒隆公司、生产转向器智能装备的唯思凌科公司、生产转向器管柱的捷隆公司、生产电动转向系统的恒隆凯迩必公司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子公司。
    同时,滚动实施“千企千亿”技改工程和抓隐形冠军培育,2019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14亿,同比增长2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2019年底累计纳入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培育的企业134家,占全省的10.8%。
    抓科技中介服务,当好保姆
    充分发挥20多家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归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完善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督导中介机构规范服务等方式,全力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当好“保姆”。
    2020年,市、县两级政府克服疫情影响,引导湖北国越、武汉轻创、荆州瑞达信、智博、荆科等服务机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视频与小规模会议相结合的新型培训模式,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宣讲28场(次),600多家企业、1100多人参加培训。同时,不断加强对企业开展“一对一”跟踪指导服务,2020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148家,同比增长50%,较2019年新增高企63家,创历史新高。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工程,高新技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五方光电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年投入近3000万元,产值规模从申报当年的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亿元,累计获得专利97项,并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抓创新平台建设,培优载体
    加快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荆州高新区、湖北省水产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油田化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先后批建。2020年备案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74家,其中菲利华“高性能石英玻璃及石英纤维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江汉建机“建筑起重机械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华孚信息“岩心数字化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31家成为湖北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启动筹建湖北荆州油气钻采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一半天药业、思博盈环保、菲氏化工等双创战略团队12个。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2家、星创天地4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企业技术中心28家、孵化器9家、众创空间8家、星创天地11家。创新平台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型企业和科技领军人才的服务载体。
    抓项目资金扶持,助力创新
    围绕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领域,紧盯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结合实际申报优势科技攻关项目,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改革市级项目补助方式,突出后补助,市财政单列资金1300万元,重点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同时,鼓励县(市、区)加大对项目配套支持。2020年,湖北达雅生物“高粘度、高抗盐性丙烯酸纺织印花增稠剂产品工艺技术”、洪城公司“焊接机器人在阀门行业中的应用”等科研项目入围湖北省“揭榜制”重大科技项目库,有力推动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促进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极大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全域科技创新。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50家以上。建成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平台8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150家。